All Murmurs

Dkphhh Created@

我才知道 GitHub 还是个一语双关的词(git 指令人讨厌的男性)

阅读关于 2023-06-17 11:07: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我现在觉得 Apple 是有点在针对我的。在传出有 15 寸 air 的时候,我就想攒钱买一台。我对 15 寸 air 抱有美妙的幻想:更好的续航(机身都变大了,电池没理由不变大吧?)、更好的散热、最好再来个 pro 芯片(机内空间变大了,加个小风扇没问题吧?),然后 Apple 就干脆来了一个科技以换壳为本,真是什么都不改,就换了个大屏幕。厨子,真有你的!我对什么芯片性能、HDR 高帧率屏幕都没有什么兴趣,就想要一台大屏轻薄本。下一代 15 寸 air 升级一下 OK?

阅读关于 2023-06-10 10:18: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我去过索拉里斯星

人生的第一部小说。在回家路上琢磨出的 idea,我觉得还不错。但自我感觉实现得不怎么好,确实缺乏写作训练,写得时候都感觉差点意思。

***

在我飞往索拉里斯星前,地球的科学家们,已经对这颗神秘的星球有了初步了解。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原理,但这颗星球似乎有生命,索拉里斯星上神秘的大海,能将人类的思绪具象化。

在我之前登陆索拉里斯星的宇航员,要么没有回来,回来了也多半神智不清。

因此,现在被送上索拉里斯星,执行勘探任务的,都是像我这样的囚犯。

现在我已经能在太空里看到这片海了,我会遇到什么东西呢?

根据前人带回来的资料,他们多半都会看到许久未见的恋人、故去的父母。科学家说索拉里斯星能反应人类最深处的情绪。

要么是最爱的、要么是最恨的、要么是最怕的。

我会遇到什么东西呢?

一夜无眠,我在索拉里斯星的清晨,成功着陆。

按照计划,我进入了科考站,按照说明书调试好了各种设备,清理完上一任观察员的尸首,我走进休息室,躺了下来。

根据前几任观察员的日志,基本在睡醒后的第二天,就能看到这颗星球的异象。

其实我隐隐有些期待,我会看到什么东西。

我的前半生有太多遗憾,愤怒和困惑。

我会遇到早亡的父母吗?还是把我养大的奶奶?

或是背叛我的朋友?把我缉拿归案的警察?

还是……她?

应该不是,希望不是。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了高中的教室,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影子。

会是她吗?还是那个背叛了我的人?

我睁开双眼,陌生的休息室里什么都没有。

窗外紫红色的大海,风平浪静。

我走出休息室。

走廊上什么也没有

我走进观测站。

没有异样。

资料室、厨房、盥洗室,一切正常。

我隐隐感到不安,又觉得十分庆幸。

我只需要在这里待一周,回到地球,我将刑满释放。

完成例行的观测,无所事事的我在这座小型基地里转了一圈。

确实一丝一毫的异常都没有发生。

会不会是因为我太无聊了?

所以索拉里斯星对我毫无反应。

我走进了资料室,试图打发一下时间。

我也考虑过出门看看,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待一周就能回去,基地里最安全。

我就这样在资料室里呆了一天,翻了前几代科学家对大海的研究。

虽然科学家还没搞清楚原理,但是索拉里斯星大海的异常反应,其实是来自人脑的生物电。

索拉里斯的大海能捕捉生物电,然后将你脑海深处的秘密化为现实。

既然如此,大海应该对每个人都会做出反应,为什么我没有呢?

不想了,我回到了休息室。

第三天依旧一切如常,完成了例行公事,我又来到了资料室。

这次我随手翻到了角落里的一本册子,记录了人类研究索拉里斯星的历史。

原来,被送来索拉里斯做观测实验的,不仅有人类,还有机器人。

因为索拉里斯的一切实在骇人听闻,送人来索拉里斯很快被视为不人道的行为。

但机器人根本无法实现索拉里斯星最有价值的研究——观测那使想象化为现实的魔力。

对于人类来说,掌握魔力的诱惑太大了。

于是,死刑犯成了被送往索拉里斯星的最佳选择。

甚至为了让这一行为显得正义,只要犯人能顺利返回地球,所有罪行都将被赦免。

我感觉我很快就会被赦免了。

那一晚我睡得很香。

第四天,一切如常。

我又来到了资料室,翻到了一本关于人造人的研究。

原来,还有一部分科学家,觉得送死刑犯来也不人道,试图继续用机器人观测索拉里斯星。

他们创造了媲美人脑复杂度的硅基大脑,通过硅基大脑模拟生物电。

而且,为了让生物电更加真实,他们还将真实人类的记忆上传到硅基大脑中。

经过了几十年的技术迭代,最新的机器人已经和真实人类无异,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无法意识到自己其实是机器人。

嗯?难道,我是机器人?

资料室的桌上放着一把匕首,我拿起刀往手心一划,血流了出来。

嗨,自己吓自己。

简单包扎了伤口,我继续看。

人造人的实验进展并不顺利,硅基的记忆虽然能骗过人造人,但骗不过索拉里斯。

科学家推测,是因为机器人内部的电子元件太多,干扰了硅基大脑的电波。

于是,第二代机器人开始研发。

借助克隆技术,人类实现了用人类的身体装载硅基大脑。

对,人类的身体,硅基的大脑,人类的记忆。

嗯?难道我是人造人?

不过人造人和人类还是有一些区别。

因为电子神经元的敏感度有限,人造人的痛觉并不如人类强烈。

骨折带来的痛感,只相当于人类的皮外伤

我看着双手,用右手捏住左手的食指。

向后一折,食指断了。

我疼得倒在地上,看来我还是人。

我继续看手册。

痛感不足这个问题,在后续的版本得到了修复。

但人造人的听觉也有问题。

人造人的听觉其实是靠脑内的人造鼓膜实现的。

所以人造人并没有耳膜。

我拿起一根长针,向耳朵里扎去。

耳朵里流出血水,声音消失了。

看来我还是人。

我继续看手册。

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现在,真正困扰科学家的老大难问题是幻肢。

人脑由于先天缺陷,即使失去了某一肢体,仍会感到肢体的存在。

硅基大脑没有这个问题。

我拿起角落里的锯子,开始锯我的左脚。

左脚离开了左腿,鲜血流了一地。

但我仍能感觉到左脚的存在。

大脑欺骗了我,我还是个人。

我继续看手册。

原来,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在半年前,科学家用复杂的神经算法,为硅基大脑模拟出了幻肢。

历史半个世纪,除了大脑,其他和人类一模一样的人造人终于诞生。

而这个完美实验体,即将被送往索拉里斯。

手册的截止日期是 20 天前,我被选中前往索拉里斯的前一天。

我沉默了。

拿起角落里的锯子,对着镜子,我开始锯自己的颅顶。

右手僵硬的来回挥舞。

撬开头盖骨,我看到了鲜活跳动的粉色大脑。

哈!我还是人!

但一切已无法挽回。

在倒地失去意识的前一秒,我看到地上的手册,化成了一滩紫红的海水……

……

阅读关于 我去过索拉里斯星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最近晚上 12 点就困了。可能从现在开始,我就不再是一个能熬夜的年轻人了。

阅读关于 2023-06-05 21:22: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来北京两年第一个约会对象。聊完以后,有些困惑,恍惚之间不太清楚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我的生活一直非常拧巴,过去几年的经历,让我处在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现在我要让自己松弛下来。在工作中松弛下来,在生活里也松弛下来。

阅读关于 2023-05-31 22:39: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今天突然生出了一种对步入关系的恐惧。我害怕我会无法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害怕这样轻松的日子会一去不复返。

阅读关于 2023-05-29 23:15: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荒诞的外衣换了一件又一件,“控制”的本质却永恒不变。

阅读关于 2023-05-29 08:35: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GPT擅长做什么

看了吴恩达和 OpenAI 的 prompt 教程,总结一下在 OpenAI 眼里,GPT 擅长做的事情。

1.缩写、提取关键信息、总结主题

缩写大家都理解,提取关键信息就举个例子吧。

「小明和小红一起去上学」,你让 GPT 提取出这段文本中的名字,GPT 能准确识别出是「小明」和「小红」。

总结主题就是更进一步,概括这段文本和什么主题(或者话题)有关。OpenAI 的官方案例是让它分析新闻,然后给新闻打标签。

这其实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能力,因为要做到这一点,GPT 首先要理解「名字」以及它输出的各个标签是一个什么概念。

OpenAI 在官方教程里用很多案例侧面展示了 GPT 的这一能力,意味着 GPT 擅长提取信息。这进一步说明,它已经准确理解了人类世界的各种概念,它的脑袋里有一幅现实世界的「全景图」。

2.分析情感

如果说提取信息是 GPT 理性的一面,这个能力就是他感性的一面。

GPT 不仅能感知一段文本的情绪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还能根据你提供的各个维度进行判断,例如是否愤怒、是否信任、是否伤心、是否开心。

这个能力不仅意味着 GPT 知道什么是快乐、什么是悲伤、什么是愤怒,还意味着他还能透过文本感知到。这也就是为什么 GPT 能被训练成 Ai 伴侣。

我在看到这个案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 GPT 可以成为一个「聊天气氛分析机」,或许以后的 Dating App 都可以内置一个 Ai 助手,为你分析聊天对象的情绪状态。

GPT 也可以成为一个恋爱教练,帮你复盘。把你失败的聊天记录输入进去,它能告诉你,对方是在什么时候对你失去了兴趣。

3.翻译/修改语法错误

这个没有太多可说的,目前 GPT 的翻译能力远高于 DeepL 、 Google 翻译等传统翻译服务。不过 GPT 的翻译更接近意译,不是那种会把所有单词和语法点都照顾到的传统翻译,所以我还会让 GPT 给我讲解句子的关键语法和单词。

4.扩写/创作文本

这是我最常用的能力,给定要求,GPT 就能创作文案。可能是因为我在工作中用的比较频繁,我对它这个能力的负面感受比较多。就我个人经验,GPT 更适合创作「片汤话」。Open AI 的官方用例在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提到了可以通过调节温度系数(temperature),让 GPT 「更有创造力」,也就是输出更多你意想不到的内容。我也试着调节温度参数,但在撰写中文文案的情况下,调节温度参数就会出现胡言乱语,参数越高,胡言乱语越多。

阅读关于 GPT擅长做什么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是命运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命运?

阅读关于 2023-05-19 10:41: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或许是今年最喜欢的一件衬衫

蓝色的仿亚麻质感,透气不易皱,易打理,真后悔没有多买几件。

阅读关于 或许是今年最喜欢的一件衬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