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我的大脑:
A 人格 -> 只要程序能跑起来,管他是机器编译的辣眼 JS 代码,还是原生代码!要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技术上!
B 人格 -> 减少依赖,降低开销,才能提升性能表现和稳定性!
此时此刻我的大脑:
A 人格 -> 只要程序能跑起来,管他是机器编译的辣眼 JS 代码,还是原生代码!要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技术上!
B 人格 -> 减少依赖,降低开销,才能提升性能表现和稳定性!
我能理解 vim (或者说「不用鼠标」哲学)的初衷,全键盘操作,限制手的移动范围确实是一种效率更高的方法论,但是现在大部分图像界面应用在交互上就不会考虑全键盘操作的体验,Homerow 和 Vimium 这样的插件也容易和已有的交互逻辑打架。就……挺难的。
我现在又陷入了技术栈的纠结之中,reflex 折腾了接近 1 个月,算是入门了,但是实现方式太不优雅了,编译出来的 .web 文件 600mb,app 运行速度很慢,依赖 WebSocket 进行状态更新实现交互的方式速度也很慢,还不能断网。现在开始口水 htmx + fastapi 的简洁高效了,但是这套方式写一个能看的 web app,还得学很多东西……
想不到 1 年前 both buggy and laggy 的 arc 已经成为 macOS 平台内存开销最少的浏览器了,颜值拳打 Safari,效率脚踢 Chrome。The Browser Company 实至名归 👍
笔记的作用也类似
大脑的空间是有限的,毕竟一个人的神经元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你可以把推文视为指针、地址或助记符,其目的是帮助你记住那些更深层次的原则。

不想上班的 100 个理由:老板和下属沟通的时候,总喜欢随意切换上下文,上一句还在问项目 A 的事,下一句就切换到了项目 B,如果下属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老板就会暗自怀疑下属的投入度。
今日职场吐槽:今天老板问我,我们某个项目的水军内容有没有按他的意思写。我说没有,他质问我,说他强调 3 遍了,为什么我还不按要求做?我一时语塞,答不上来。后来我想了一下,为什么没有?我怎么就把这个事情忘记了?问题就是出在这里,「我忘了」。为什么会忘?这个事情是他两个月之前交代的,这两个月里他还安排了很多任务,由于他运动式管理的习惯,想到一个事情就要大干快上,我们只能把注意力放到他安排新的任务上,对于最开始交代的任务,就只能先求快,出来再说,久而久之,这个事情就这样持续运转起来了,于是,我们就把这个事情给「忘」了。
今日打工吐槽:我们的工作都是运动式的,主要看老板今天又有什么新想法。但是我们的老板好像没有观察到这个公司运作的本质,还在感叹,为什么他强调的东西,我们总是隔一段时间就忘记了,不做了。因为他每次强调的内容都在推翻上一次强调的内容,周而复始,形成了一种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