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集体决策也容易引发新的认知障碍,比如因群体压力而产生的“趋同思维”,因利益相关和防卫心理而产生的“动机性盲视”。
来源:京东无战事
但集体决策也容易引发新的认知障碍,比如因群体压力而产生的“趋同思维”,因利益相关和防卫心理而产生的“动机性盲视”。
来源:京东无战事
一天一个职场沟通障碍 ↓:
我问领导应该怎么给外部合作伙伴答复,我想问的是,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你划个范围。
领导 get 的意思是,我不知道该怎么答复,你给我一个答复,我复制粘贴过去。
然后领导又开始质疑我的工作能力了。
Q: 怎么看待中国制造业的内卷癌? A: 南方种植园当年也没想让黑奴消费,都是想尽办法压低成本出口欧洲。 来源:即刻
今日打工顿悟:工作总量不会减少,只会转移。一件事情,总得有人做,你不做就得我做,我不做就得他做。组织内部,可以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是组织和组织间的协调合作,总得有人多做一点,事情才能推进下去。就看是谁求谁了。
今日上班有感:领导和下属永远互看对方是傻逼。在下属眼里领导的命令永远都没有说清楚,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感。在领导眼里,下属永远不够积极主动,一件事情明明已经说了很多次,还是不做,一问就回答,你当时没说啊。所以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地狱啊。
今天又是洞察科层体制反人性的一天:
领导犯错,领导最多内心浅浅自责一下。下属犯错,领导会生气,下属不光要被批评,还有可能陷入自责或“我觉得领导是大傻逼”两种负面情绪中。
总结一下,领导犯错影响一个人的心情,下属犯错,影响两个人的心情。
打工人为什么永远难受?
因为老板看问题的角度和打工人不一样,老板拥有的信息也比打工人多,老板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但是老板很难把自己的需求全面完整得交代出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老板脑子里想的,和他嘴里说的,以及你听到脑子里去的,是三种信息。
所以常常造成你必须三番五次修正才能达成工作目标,同时三番五次沟通过程中的误解与辩解又会让人心累不已。
很多老板会想当然的觉得自己说清楚了,很多打工人也会想当然觉得自己听懂了。这不是哪一方的问题,这是人类的惰性,只不过科层制度和基于雇佣关系的劳动报酬制度放大了这种矛盾。
大公司的低效源于沟通成本过高,所以中层干部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拉群、开会、对齐、沟通,这不是大公司低效的原因,是低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