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软件

Dkphhh Created@

字节跳动大语言模型的优势和短板

大语言模型「懂不懂你」取决于它能获取到多少你有价值的数据。所以能无感,或低门槛的让你把有价值的数据交给它至关重要。

从这个角度看,微软、谷歌是最有潜力打造出真正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生产力工具。前者有 office 这个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办公套件,后者也有一套用户基数很大的办公套件,以及持续收集用户数据的搜索引擎和浏览器。

国内在这方面最有潜力的还是字节跳动。飞书虽然市占率不高,但是飞书已经基于豆包推出了知识问答,可以全量获取用户飞书内的所有聊天记录、文档、知识库等数据。

字节在这方面唯一的短板是不像 OpenAI 能做开放平台打通第三方服务(让腾讯和阿里把自己的数据开放给字节?这不可能),也不像 Google 本身就是一个小商业生态系统,用户能在里面满足一部分需求(现在已经打通了 Google 酒旅和 YouTube)。

腾讯也掌握了微信这个数据富矿,可惜微信里大部分都是聊天这种垃圾数据。企业微信和腾讯文档本身产品力不行,远远不如飞书好用。我甚至怀疑他们底层的数据架构也不如飞书开放灵活,想要打通、整合,可能还需要付出一点代价。

阿里有钉钉,但是我不清楚钉钉文档有多少人在用。在我的印象里,钉钉文档应该远不如飞书那么好用。而且钉钉文档的底层数据架构应该也不如飞书。现在钉钉文档 AI 也不能全量获取用户数据,还需要用户手动导入知识库,支持的格式也有限。

阅读关于 字节跳动大语言模型的优势和短板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macOS Tahoe 存在性能 Bug

所有基于 Electron 开发的软件似乎都会在 macOS Tahoe 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卡顿、发热。Electron 是最常用的跨平台开发框架,也就是说,包括 VSCode、Cursor 在内的很多常用软件都会中招。

成因似乎是 macOS Tahoe 的 WindowServer 组件有 Bug,在渲染带阴影窗口时存在严重性能回退,所有带阴影 Electron 窗口会异常消耗 GPU 资源。

暂时没有看到关于 Chrome 的反馈,但是我感觉 Chrome 在升级后资源开销也变大了。

苹果 💊。

阅读关于 macOS Tahoe 存在性能 Bug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macOS Tahoe 和 iOS 26 是一次计划报废

毫无意外,macOS Tahoe 和 iOS 26 就是一次计划报废。新增加的毛玻璃特效在当下这个时点看不出交互上的必要性,反而会持续消耗计算机的算力。我观察了一下我 MacBook 的 GPU 用量,此前闲时用量很少超过 20%,升级到 Tahoe 后,闲时大概 30% 左右,CPU 闲时用量此前很少能超过 20%,现在也来到了 30%。苹果这边是真没活了,就想通过这种方式催促用户换新设备。

阅读关于 macOS Tahoe 和 iOS 26 是一次计划报废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Astro 是个好框架,但是从实用性的角度上讲,彻底放弃 SSR 好像不太现实 🤔

阅读关于 2025-09-04 23:40:11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最近两天在学 Astro。

Astro 的一大优势就是能静态生成网站。通过编译的方式,将 JavaScript 写的网站编译成只包含 HTML 和 CSS 的静态文件。不管是上到服务器用 Nginx 转发,还是放到静态网站托管平台,还是直接放 CDN ,都能运行,不挑环境。

编译的好处就是能一处编译,处处运行。不依赖运行时和解释器。

现在 JavaScript 的运行时这么多,为啥没有人用 golang 写一个?然后继承 Golang 可以直接编译为二进制的优势,让 JavaScript 也能编译为二进制,做到一处编译,处处运行。

阅读关于 2025-09-01 16:39:38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最近在 VSCode 里用 foam 记笔记,发现 VSCode 里有很多操作都是针对英语优化的,或者说是对「用空格分隔单词的语言」有优化。

中文没有单词和空格,相较之下编辑体验就没有那么好。Vim 的很多操作也一样,基于空格的选词操作非常方便,但是中文没有空格,所以在中文场景下就不太好用。

阅读关于 2025-08-30 17:18:59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今天手贱升级了项目依赖,升级完以后就出 bug,排查了半天,还以为是自己代码有问题。但是又觉得奇怪,因为每次修改完都会测试几次,有问题我肯定心里有数。

好在有 git,恢复了 package.json 文件,清空缓存和 node_modules 文件。

重新运行,没问题了。

今天学到的教训就是:

  1. 不要随便升级依赖
  2. 重要项目一定要 git
阅读关于 2025-08-29 11:35:19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我一直觉得飞书是比 Notion 更好用的 Workspace 产品。飞书能兼容传统 excel 表,这点就比 Notion 好。Notion 为了讨好极客用户,总是把力气花在钻牛角尖上,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场景。

阅读关于 2025-08-27 10:43:31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在国内最适合做 Ai Workspace 产品的,还得是微信,毕竟我们老中人最爱用微信办公了。微信沉淀的工作群聊记录和各种 word、ppt 文件才是最真实有价值的检索数据。

阅读关于 2025-08-27 10:40:43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既然 VSCode 本质上就是个文本编辑器,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把它当笔记软件?用它打开保存笔记的目录作为工作区,然后和 GitHub copilot 交互,只要 copilot 没有被限制只能回答和编程有关的问题,那 VSCode 也算半个 ai 笔记软件。

之所以是半个,不是完整的,我是基于两点原因做出的判断:

  1. VSCode 本身的能力全部点在了文本编辑上,现代笔记软件的 canvas、Graph、bi-directional links 这些能力都不具备。我知道有一些可以用插件弥补,但是插件提供的能力本身比较有限,体验一般。而且目前我还没有找到能实现 obsidian 的 canvas 功能的插件。

  2. VSCode 内置的 GitHub copilot 插件本身应该不具备 rag 的能力,可能需要动手 hack 一下。

阅读关于 2025-08-27 01:06:26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