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设计

Dkphhh Created@

工具即是方法

媒介即是讯息,工具即是方法。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the tool is the Method.

每个工具都是方法论的实体化,所以用户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工具所承载的方法论。

阅读关于 工具即是方法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其实我不算一个 geek,比起价值观、隐私、安全性这些东西,我更在意一个软件的功能和界面设计。

阅读关于 2023-02-25 00:42: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推荐一个 Mastodon 的 iOS 客户端

Mammoth 正在 TestFlight 测试中,UI 做得很漂亮,有一些颇具巧思的功能,说几个我喜欢的,排名不分先后:

  1. 震动反馈,力度拿捏得不错,用过就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2. 底栏几个功能区可以相互替换。
  3. 可以将 hashtag 和 instances 添加为列表。
  4. 探索页面有热门展示,热门嘟文会针对用户语言进行调整。
  5. 支持 shortcut ,但这个功能目前有 bug。

🔗 https://getmammoth.app/

阅读关于 推荐一个 Mastodon 的 iOS 客户端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火车站的内部结构

比飞机场简洁易懂多了

阅读关于 火车站的内部结构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如何应对春节?

阅读关于 如何应对春节?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为什么我们需要社交媒体?

今天体验了一下长毛象(mastodon),前两天一直在用即刻,体会到了线上社区的需求点。

生活里,有一些情绪和想法没有办法与亲近的人分享,又想表达出来,网络是最好的出口。

社区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吸引这些情绪和想法,展示出来,鼓励用户继续表达。

以及,目前所有的社区产品设计与运营方法都可以从 facebook 身上找到原型(个人观点)。

以及,即刻是国内最好的社区产品(个人观点),有望成为中国 twitter。

阅读关于 为什么我们需要社交媒体?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2022(壬寅)年最满意look

唯二不满意的地方:

  1. N.HOOLYWOOD 的外套太薄了
  2. 这件我不太满意的外套还很贵!

阅读关于 2022(壬寅)年最满意look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给想法起一个标题

更改了「想法」的呈现形式。

原来,这个板块的标题都是格式化的发布时间加「想法」两个字。现在,每个「想法」都将有一个标题。

我认同麦克卢汉,相信工具塑造人,就要知行合一。

起标题有两个目的:

  1. 为每个想法做总结。想法没有终点,但都有起点与过程。总结,能理清思路,让表达有条理。

  2. 提高门槛。blog 应该参差多态,长短咸宜,但不应该言之无物。我的想法全都是通过 shortcut 发布,shortcut 过于方便,无法阻拦我的废话与牢骚。所以,增加一步,想不出标题,就不发了。

阅读关于 给想法起一个标题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阅读关于 2022-12-25 23:10: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吐槽一下 macOS 的菜单栏。

菜单栏(Apple menu)一直是 macOS 的标志,地位和 Windows 的开始菜单(Start menu)相当。 在诞生时(指 20 世纪末),菜单栏十分受欢迎,因为过去的电脑显示空间比较小,把一个软件的所有功能罗列到顶部,通过垂直的下拉列表选择,是一个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方法。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已经有足够多的屏幕空间让开发者在 App 的 UI 界面上摆放图标,有足够多的交互方式让开发者为用户提供便利。所以,现在大部分第三方 App 菜单栏选项都少得可怜,功能指令也和界面上提供的各种按钮高度重合,十分鸡肋。这就导致,现在很多 Mac 用户没有使用菜单栏的习惯。

但菜单栏毕竟是 macOS 的传承,现在苹果官方出品的软件设计规范中,「The menu bar」还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值得被长篇大论。

苹果自然也会遵循这个设计规范,macOS 的第一方软件菜单栏选项都多到可怕,如果一个一个点,能发现很多匪夷所思的功能。

例如,系统偏好设置里的所有选项都能按照拼音顺序排列(如果是英文系统就是按首字母排列)。这个功能藏得也不深,在系统偏好设置下,点击显示 → 按字母顺序显示即可。

话说回来,这个功能有什么用呢?好像没有什么用。

阅读关于 2022-09-03 15:43:00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