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记录设备就是我的心魔,我总是隔三岔五想折腾一下,想激发小设备的全部潜力,想证明业余也可以专业。
Tag: 自我
在试错成本可控的前提下,「不撞南墙不回头」往往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
很多人(包括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前人的做法产生质疑,总觉得自己的方式更好。在大多数时候,这都是一种错觉。但你大可以一意孤行,因为你会遇到前人遇到的所有问题,然后一点一点解决问题,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你意识到,目前最主流的做法就是最佳实践时,你就学成了。
在这个过程中积攒的犯错经验也非常珍贵,很多时候做决策不是追求最优解,而是尽可能的不犯错,当你能意识到错误,能规避错误,你的胜算就比别人大很多。
当然,如果你能一条路走到黑,开辟出前人从未走过的路,那就更厉害了,就成大师了。
我现在的人生感悟就是不要担心还没发生的事情,走好自己的路,不要被外界影响。
今年上半年,我们也挺忙的,老板也在渲染要大干一场。要是以前我肯定觉得,哎呀,要是这么忙了就不要谈恋爱了。
结果到了 7 月份,遇到了不可抗力,项目全部大失败,现在我放假。谈恋爱谈得不亦乐乎,自己的 coding 学习计划稳步推进。
老板也说 ⬇️,所以 🤷♂️

最近两周没有工作,算是拿到了一个两周的自由工作体验券(然而并没有什么工作),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生活失去了规律,现在晚上睡觉的时间已经推迟到了晚上 2 点。我不喜欢自己失控的感觉,很多想做的事情都会被怠惰 delay。所以,自律使人自由,自律使人真正的自由。
女性是一种处境,中年男人也是一种处境。
中年男人的中年和年龄无关。
走在大街上,哪些身材走样、表情麻木、精神萎靡的男人就是中年人。
在办公室里,对下属说话有气无力,前言不搭后语,朝令夕改,但是在上级面前精神矍铄、充满干劲、半夜给老板汇报工作的男人,也是中年男人。
喜欢性骚扰小姑娘的,也是中年男人。
下班在车库里抽烟,不想回家的,还是中年男人。
那么,究竟是谁在塑造这种画像高度统一的典型中年男人?
年龄到了,精力有限以后,生活就要开始做减法了。因为脑子里记不住这么多事情。就拿学习举例吧,我们要做一件事情,达成一个目的,路径有 5 条、10 条,这些路径每一种都需要去学习掌握吗?如果是 20 岁的我,可能每一个都想试试。现在的我不会了,我只会选一条,然后反复训练、实践直至精通,这种做法通常比来回对比、评估更节约时间。
公司连着两个项目都黄了,最近处于半失业状态,身体沉浸在两种完全矛盾的焦虑情绪之中。第一个是焦虑没钱可赚,第二个是焦虑这自由时间不知道哪天就没了。
学会爱(照顾)自己,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
健康饮食,少吃重油重盐和食品工业批量生产的廉价食物;学会看配料表,知道这些化学名词哪个是健康的,哪个是不健康的;学会吃出来哪家店的食材新鲜,哪家店的食材不好;克制自己喝碳酸饮料的欲望。
锻炼身体,多走路,保持运动习惯,哪怕只有一点点;关注自己的体态,有意识的抬头挺胸;纠偏侧弯的脊椎,刻意训练弱侧的肌肉,每天拉伸;站立式办公,少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