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知识管理

Dkphhh Created@

笔记的作用也类似

大脑的空间是有限的,毕竟一个人的神经元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你可以把推文视为指针、地址或助记符,其目的是帮助你记住那些更深层次的原则。

20240830080656.webp

阅读关于 2024-08-30 08:07: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标签/文件夹系统,最大的限制不在它本身,而在于人类的大脑,或者说思维方式。人类的思维,不可能像机器一样严密,因为思维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标签/文件夹系统,无论是简单的一维,还是层级复杂的多维,一旦笔记数量突破临界点,就会陷入混乱,原本能提升检索效率的标签/文件夹,就会给使用者带来巨大的心智障碍,因为它不记得一条笔记应该 A 标签(文件夹),还是 B 标签(文件夹)。

阅读关于 2024-08-07 08:21: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深以为然:

各种效率工具的目的无非是时间管理,而各种笔记软件的目的也无非是知识沉淀,做好这两项对于纯文本来说绰绰有余,而我们的人生也大概率就是做这两件事。OBTF(One big text file)在 2005 年的时候非常流行,在软件行业发展了十几年之后,越来越多人又回归到了这个概念。 来源:用纯文本作效率软件 -#10

阅读关于 2024-08-06 00:25: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阅读关于 2024-08-03 22:27: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现在突然对所谓的「永久保存」没什么执着了。

信息的永久保存在这个时代真的有意义吗?

如果我需要找某个信息,例如撰写 prd 的格式和方法,我不必纠结于要找到特定某一篇大家都说好的教程,我只需要在 Google 检索,找几篇看着像样的学习就可以了。

如果是要查找某一篇经典的网络文章,即便原链接已经失效,网上也会有人转载和存档。如果没有,说明不够经典。

阅读关于 2024-08-03 20:40: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第一次知道

原来在互联网的规则中,外界给你发送任何信息,接收端必须得在 3 天 72 小时内处于可接收状态,信息才会收到。如果超出这个时限,那这些消息就会像掉进大海中的石子,再也没有找到的可能了。

来源:不用手机,134 天,我的环游中国记

阅读关于 2024-07-29 23:51: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但集体决策也容易引发新的认知障碍,比如因群体压力而产生的“趋同思维”,因利益相关和防卫心理而产生的“动机性盲视”。

来源:京东无战事

阅读关于 2024-07-21 01:56: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PKM 就是一场骗局,因为知识是无法被分类的。

阅读关于 2024-05-25 00:13: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用 txt 做 PKM,也属于[赛博苦行僧]行为。这个行为,有点类似于让自己的大脑像计算机那样运转,有点反人类了。

阅读关于 2024-05-24 16:36: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阅读关于 2024-04-07 21:50:00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