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球票、音乐会票、景点票、电影票都是纸质的,现在全改成数字的。 我们的过去都保存在手机里,再也没有纪念物了。
来源:What We Lose When Our Memories Exist Entirely in Our Phones
以前的球票、音乐会票、景点票、电影票都是纸质的,现在全改成数字的。 我们的过去都保存在手机里,再也没有纪念物了。
来源:What We Lose When Our Memories Exist Entirely in Our Phones
因为没有被置于「凉爽、干燥、远离阳光」的地方,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换句话说,我们是宇宙里发的霉。
Life on Earth exists because it wasn’t placed in a “cool, dry, away from sunlight” location. In other words, humans are the mold that grew in the universe.
2020 年,哲学家兼作家安德鲁·塔格特(Andrew Taggart)在宗教杂志《首要之事》(First Thing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观察到一种新的男性气质正在形成:强壮、热衷于个人优化,并且以独身为荣。男性和女性都在推迟家庭的建立;男性初婚的中位年龄首次超过了 30 岁。塔格特写道,他认识的男性似乎都乐于放弃婚姻和为人父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将 30 多岁和 40 多岁的生活专注于锻炼身体、积累财富和通过冥想提升心智。
塔格特将这些男性称为“世俗僧侣”,因为他们结合了老派的节俭与现代的自我中心主义。他写道:“修行者们将自己置于更加严格、更加监控的禁欲式自我控制之下,包括冷水浴、间歇性禁食、数据驱动的健康优化和冥想训练营。”
媒体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谈到技术时曾说,每一次增强也是一次切割。我们选择了一个数字增强的世界,却未意识到被切割的东西的重要性。
来源:反社会的世纪
过一种远程生活。
2024 年,沙基基于他的发现撰写了一篇名为《宅家》(Homebound)的论文,其中计算出与 2003 年相比,美国人在家中开会、购物、娱乐、用餐,甚至进行宗教活动的可能性都大大增加。几乎整个经济体系都在重新调整,以便让美国人能够待在自家的四面墙内。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归结为远程工作,而是一种更加全面的生活模式——可以称之为“远程生活”。
来源:反社会的世纪
上班和做家务很像。老板让你做一件事情,在他看来只是一个动作,但是你知道,从准备到执行再到收尾,是好几个动作。做家务也是,洗碗是一件事,但是洗完以后还要收拾垃圾、还要把灶台擦干净。这就是不易察觉的隐性劳动。
整个社会对于 A 女的歧视并不是通过歧视你的学历来呈现的,而是通过歧视女性的年龄来呈现的。
我说你 X 不行,本质上是我歧视你的 Y,因为 Y 的价值大家都认可,我不能明晃晃地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