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类好吃的天性,是不是因为口腹之欲一直属于比较容易满足的欲望?
Tag: 心理
It is not only the violin that shapes the violinist, we are all shaped by the tools we train ourselves to use, and in this respect programming languages have a devious influence: they shape our thinking habits.
—— Edsger W.Dijkstra 《To the members of the Budget Council》
在试错成本可控的前提下,「不撞南墙不回头」往往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
很多人(包括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前人的做法产生质疑,总觉得自己的方式更好。在大多数时候,这都是一种错觉。但你大可以一意孤行,因为你会遇到前人遇到的所有问题,然后一点一点解决问题,修正自己的想法,当你意识到,目前最主流的做法就是最佳实践时,你就学成了。
在这个过程中积攒的犯错经验也非常珍贵,很多时候做决策不是追求最优解,而是尽可能的不犯错,当你能意识到错误,能规避错误,你的胜算就比别人大很多。
当然,如果你能一条路走到黑,开辟出前人从未走过的路,那就更厉害了,就成大师了。
女性是一种处境,中年男人也是一种处境。
中年男人的中年和年龄无关。
走在大街上,哪些身材走样、表情麻木、精神萎靡的男人就是中年人。
在办公室里,对下属说话有气无力,前言不搭后语,朝令夕改,但是在上级面前精神矍铄、充满干劲、半夜给老板汇报工作的男人,也是中年男人。
喜欢性骚扰小姑娘的,也是中年男人。
下班在车库里抽烟,不想回家的,还是中年男人。
那么,究竟是谁在塑造这种画像高度统一的典型中年男人?
公司连着两个项目都黄了,最近处于半失业状态,身体沉浸在两种完全矛盾的焦虑情绪之中。第一个是焦虑没钱可赚,第二个是焦虑这自由时间不知道哪天就没了。
品牌可以通过采用文化符号和叙事,利用社会中的重大文化矛盾产生共鸣,从而与顾客建立深刻的情感连接。 品牌需识别消费者面临的集体焦虑或渴望,借助异域风情、道德叙事或个性化体验等符号,打造一种超越产品本身的文化意义。 ——《文化战略》
学会爱(照顾)自己,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
健康饮食,少吃重油重盐和食品工业批量生产的廉价食物;学会看配料表,知道这些化学名词哪个是健康的,哪个是不健康的;学会吃出来哪家店的食材新鲜,哪家店的食材不好;克制自己喝碳酸饮料的欲望。
锻炼身体,多走路,保持运动习惯,哪怕只有一点点;关注自己的体态,有意识的抬头挺胸;纠偏侧弯的脊椎,刻意训练弱侧的肌肉,每天拉伸;站立式办公,少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