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随笔

Dkphhh Created@

6 月 14 日晚上和她看了电影,她中途靠在了我的肩膀上。晚上回家的路上,她让我把眼睛闭上,她牵着我走了一段路,她想让我感受路面和空间的变化,感受时间流逝的速度,感受自己的感受。这次临别前我们又拥抱了一下,她对我说,“下次见”。

阅读关于 2025-06-15 01:24:21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工作之后,跟过去好朋友生活轨迹不同,没法分享日常。而互联网把人切得很碎,不是完整的主体,盈欣发现,自己常是作为一个碎片跟人连接的。比如工作中结识的同事,在一个周末街头偶遇,彼此都会感到尴尬。而上班时并不反感,也都在一起吃饭。这似乎是工作和生活需要剥离的界限。

20250614181034n1aa.webp

阅读关于 2025-06-14 18:10:33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无力感和焦虑是不一样的。有选择的时候会焦虑,反而生命力很强,抗住压力,焦虑很快会过去,或者转换成另外的力量。这是在一个自由的前提下。无力则更可怕。

20250614180738tnub.webp

阅读关于 2025-06-14 18:07:34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建立信任太难了,所以别人的信任,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答应我,不要轻易让人失望,好吗?

阅读关于 2025-06-13 10:23:4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另一个甜蜜回忆是,我和她坐在马路边的台阶上一起吃冰粉,那个台阶两边都是花草植物,我和她挨得很近。

阅读关于 2025-06-11 13:01:05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时隔 4 年又被异性拥抱了 🫂

阅读关于 2025-06-09 23:27:16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回答卢利亚设计的那一类问题时,来自口语文化的人或口语文化遗存比较多的人自然会作出这样的回应:对表面上漫不经心的问题,他们不会就问题本身作出回答,而是尝试评估总体上像谜语一样的语境(口语文化的头脑倾向于整体思维):他为什么问我这个傻乎乎的问题?他想要干什么?(亦见 Ong 1978,p.4)“什么是树?”他和大家一样,看见过成千上万的树呀,他真的想要我回答吗?我能够猜谜,但这个问题不是谜语呀。是游戏吗?这当然是游戏,然而,口语文化中的人对游戏规则不熟悉。设计这些测验题的人从婴儿期起就一直生活在这种问题的轰炸之中,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用的是一些特殊的规则。

这一段论述,我深有感触。我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考试也会问类似“请你描述一棵树”,这样的问题。最开始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的大脑都会一片空白。我心里想的是,树就是树,树就长得像一棵树,我该怎么描述呢?

我奶奶基本上就是一个文盲,我小时候,她要给我传授人生智慧,都是通过一些谚语来说明的,不过我只记得这一句了:dēng(她是这么发音的,我怀疑是稻)草抵门,自靠本身。

20250609000550331s.webp

阅读关于 2025-06-09 00:05:5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三段论就像一个文本,固化、禁锢、孤立的文本。这个事实戏剧性地表现了逻辑的文字基础。

2025060823383374b0.webp

阅读关于 2025-06-08 23:38:31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在错误的时间遇上对的人

阅读关于 2025-06-08 21:55:59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我有点丧失自我了,我不应该这样的,我应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心态放平,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

阅读关于 2025-06-08 15:20:41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