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Gmail 设置成 QQ 邮箱的第三方客户端了,除了收件有延迟以外,没有任何不适。
Tag: 软件
用 ChatGPT 帮你提炼搜索结果
推荐一个浏览器插件:Glarity,能通过 ChatGPT 总结 Google 的搜索结果。实现效果如下图所示:
现在已经有很多基于 ChatGPT 的搜索引擎插件,对比使用以后还是觉得这个最聪明。因为其他插件都是将你在 Google 中的搜索词作为 prompt,有时效果不一定好。
例如我上图展示的案例。我看到了一句 William James 的名言:
The trail of the human serpent is thus over everything
这句话里有什么人啊、蛇啊,每个单词我都认识,摆在一起我就看不懂了。很显然,这句话有更深刻的语境。于是我就直接复制粘贴到 Google,看看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深意。
如果是普通 ChatGPT 插件,这个时候一般只会给你翻译一遍,然后简单解释一下。但是 Glarity 会读取整个搜索页面提供的语料,为你汇总提炼,不仅提供了关键信息,还会标明出处与链接。
下面是 Glarity 提炼的信息:
根据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说法,“人类蛇的踪迹遍及一切”。这表明人类的足迹已经历史悠久,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可能在未来证明对人类心智、世界和宗教有重大影响。 [1] 例如,在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实用主义》(Pragmatism)一书中,他强调了人类思想、死亡(死亡和不朽)以及宗教对我们生活的重大影响 [3]。此外,一本名为《The Trail of the Human Serpent is over Everything:Jamesian Perspectives on Mind, World, and Religion》的书,详细探讨了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关于人类心智、死亡(死亡和不朽)以及宗教的观点 [4]。 [5]
看完以后我就懂了,真好用。
这里是 Glarity 的 Github 主页。
PS:这个插件只支持 Google 搜索,百度不行。
一些任务管理心得
没有深入了解过 GTD,没有看过任何关于任务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类的书籍,我的心得基本来自网上的经验分享和自身总结,比较简单粗糙,但实用也易上手。
首先,你需要一个收集箱 inbox,存放你所有接到的任务,来一个就放一个,全都放这里,设定一个你觉得合适的执行时间。
然后,建立分类,例如生活、工作、旅行、购物、兼职、公共事务、其他。无论维度高低、颗粒度粗细,把你接到的任务全部分门别类。分类可以是文件夹式的,也可以是标签式的,也可以混合起来,看你喜好或你使用的工具支持哪种方式。
最后,建立过滤(filter),也就是根据分类特征再分类的规则。完成前述两步后,一个任务的元数据(metadata)至少有两条,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分类。现在就可以根据这两条元数据建立规则,例如「今天的工作」、「下周的工作」、「未设置时间的任务与兼职工作」。
这是一个纯粹的方法论,适用于市面上绝大多数的主流任务管理应用。免费的 Reminders app,收费的 Things,订阅制的滴答清单、Todoist,以及功能强大但昂贵的 OmniFocus,都能实现上述工作流。
一些功能相对简单的任务管理应用,例如微软的 Todo,只支持内置的过滤规则,不支持自定义过滤,但也够用。
我自己折腾过不少任务管理工具,此前还实践过用纯文本作为任务管理方法,并用快捷指令实现了一些自动化功能,但这一切都在我误删除其中一个核心快捷指令后作罢(我无法复原的东西终究不属于我)。
现在我就用 Reminders app 实践上述工作流,基本适配,只有 3 处缺憾。
其一是过滤规则的分类维度不能重复设置。例如,你在规则 1 选择了标签,在规则 2 中就不能再选标签,只能选时间、列表、优先级等其他选项。
其二是交互界面。苹果设计的界面虽然好看,但着实不好用。例如要设置循环任务,只能点右边的感叹号,进入次级菜单设置,效率很低。而且这个次级菜单面积较小,所有元素都需要精确点击,每次进去我都很紧张,怕点错位置。
其三是无法全局快捷创建新任务。这一点可以用快捷指令稍加补足,我自己创建了一个快捷指令,支持自然语言分析,例如我输入「今晚 8 点洗衣服」,他会自动识别今晚 8 点是 2 月 25 日 20:00,并设置这一时间的提醒。搭配 Alfred 使用非常丝滑。
快捷指令点击这里获取。
我怀疑 iA Writer 的 Mac App 有内存泄漏的情况,总是什么都没干就偷偷吞掉 1、2G 的内存。
本周末做了什么
-
更换了鼠须管输入法的配制方案,这个方案的侯选词比之前的用起来更顺手。
-
从 Raycast 换用 Alfred。原本用 Raycast 也只是把它当快捷指令启动器,后来看一个知乎帖子说只要把快捷指令「添加到程序坞」,Alfred 就能搜索到,我立刻叛变了。因为 Raycast 是用 Electron 开发的,内存占用比较高,我早就想换了。
-
从 Bitwarden 换用 1password,因为捡了 6 个月免费试用,正好体验一下最受欢迎(也是最有争议)的密码管理软件。不得不说,一年收费 200+的 app,在用户体验上确实丝滑,mac 上的全局自动填充很好用。但可惜,它也是基于 Electron 开发,如果后期内存占用不优化,又没有远超出竞品的体验,我大概还是会再换一个。
-
浏览器换成了 Ungoogled chromium。我其实挺喜欢 Firefox 的,但是工作需要用飞书文档,而飞书只支持 chromium 内核的浏览器(Safari 在支持名单中,但打开大型表格直接卡成 IE)。Ungoogled chromium 把所有 Google 服务都删掉了,系统开销相对小一点。但也正是因此,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比较多,例如无法直接安装 chrome 扩展商店的扩展。安装扩展的解决办法在这里。
少记快捷键,给大脑减负
用 Raycast 以后,就很记快捷键了。
有一些 app,可以设置快速启动的快捷键,或者给某个功能设置快捷键。快捷指令也可以给某个指令设定快捷键,用于快速运行。
快捷键是个好东西,但是一多乱,不光容易冲突,还容易忘。
我之前给好几个快捷指令设置过快捷键,什么快速记笔记、快速发博客,期待自己有很多灵感需要捕捉、创意需要挥洒。结果就是一个星期也用不了一次,临到要用了对着键盘一个一个按键试,试了半天没试出来,还是鼠标点点点方便。
后来索性就不设快捷键了。
需要启动什么指令,直接在 Raycast 搜索,我给指令起的名字都比较直观,搜索也不麻烦。
Raycast 的扩展商店里还有很多用户开发的插件,可以很方便的在 Raycast 里直接调用其他 app 的功能,例如在 Raycast 里获取 Bitwarden 的密码。
Raycast 的 Quick Link 功能还能直接启动 app 的 URL Schemes,可操作性就更强了。
虽然打字总比快捷键慢,但是不用记快捷键,真的能让脑袋轻松一点。
飞书不支持Firefox
因为 Firefox 的额头(compact 模式下)比 Chrome 窄,打算把主力浏览器换成 Firefox,但飞书文档居然不兼容。
对飞书的印象大打折扣。
以及,「Chrome 是新时代 IE」此言不虚。
最近单曲循环比较多的一首
# Now Playing
🎵 Alaska
🎤 Maggie Rogers
💽 Heard It In A Past Life
做了一个分享音乐的快捷指令,发现快捷指令居然无法获取 Apple Music 的歌曲链接!我知道,在 Apple 眼里这肯定不是 bug 而是 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