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自我

Dkphhh Created@

从大家带口罩开始,就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我有自言自语的习惯。以后不用戴口罩了,我也要买个可复用的口罩自己戴。

阅读关于 2023-02-22 19:45: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我是一个表演者,有被看到的可能才会激发我的表达欲。

阅读关于 2023-02-21 08:03: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每个工作日都有一种心慌的感觉,总感觉坏事将要发生。

阅读关于 2023-02-20 15:12: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我这么执着于折腾电脑和手机,会不会是因为,我只能靠这些东西给自己制造的新鲜感?

阅读关于 2023-02-20 08:07: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我又陷入了生活的巨大惯性中。每天就是一个又一个的 routine。

阅读关于 2023-02-20 08:05: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察觉到了一个潜意识里的小动作

我照镜子时会不自觉地收肚子。

阅读关于 察觉到了一个潜意识里的小动作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高级!

三里屯太古里地下一层的「高级超市」。

被这个名字骗进去以后,消费了 127。

买了三罐乳酸菌汽水,两包玉米片,两盒饼干。

以后不会去了,我不配。

阅读关于 高级!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作者 EVAN ARMSTRONG 在文章《In Defense of the Unoptimized Life》(为不优化的生活辩护)中反思了自我优化(或者说自我提升、学习进步),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洞见,简要概括如下:

  1. ‌ 自我优化很累人。如果只是为了提升 1%而消耗自己 80%的精力,划不来。
  2. 不要试图复制别人展示出来的成功路径。《高效人士的 10 个习惯》不适用于所有人。
  3. 他的观点不是让大家放弃努力,而是提醒大家给自己留点余力。留余力,就是为灵感保留土壤。让灵感和直觉引导你的工作,在体验上会更愉悦。
  4. 真正的自由是掌握注意力、保持自觉力、拥有自制力。自由的反面则是无意识地随波逐流、内卷、患得患失。(所以不要为自己不够努力而感到沮丧)
  5. 自我优化暗含着一个思维陷阱。当我们接受这一套说辞的时候,就是在暗示自己,只要这么做了,就会取得成功。但成功哪有这么容易呢?(我觉得最有启发性的一点)
阅读关于 自我优化的迷思|文摘#32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晚睡后遗症

现在睡觉时间推迟到了 2 点。

原来,我一天中最漫长的时间是晚上 0 点到 1 点,现在变成了 1 点到 2 点。

0 点到 1 点,刷手机的我很幸福。1 点到 2 点,刷手机的我很(为自己的健康)焦虑。

淦!

阅读关于 晚睡后遗症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活得像个家里的外人

每年过年回家,都有一种陌生感。

我家现在的房子,是我上大学以后买的,我真正在这里生活的时间,应该只有 1 年多。

上大学的时候,我很少回家。工作第一年,我在外面租房。要不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我可能会一直住在外面。

因为新冠,我换了工作,顺理成章地在家里住了一年。就在我快要习惯的时候,我又换了一份工作去了深圳,紧接着来到了北京。

今天打车回家,司机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说,已经到了。我看着车窗外陌生的商铺招牌,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句,你确定到了?

下了车,我观察了几秒钟才确定这里到底在什么地方。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原来的售楼处变成了生鲜超市,社区底商又换了一轮。小区对面的风景则没有变化,依旧是烂尾楼。

我知道进小区要刷卡,提前把卡拿了出来,但没想到保安亭上凭空又多出了几台刷卡机。我挨个试了一遍,好像都不对,保安骂骂咧咧走了出来,给我开了门,然后指着其中一个说,刷这个!

因为我长期不在家,没有固定的毛巾和牙刷,每次都要买新的。

因为我长期不在家,我的房间基本上就是杂物间。每次回来,我都会看到桌子下面塞满了盒子、箱子、袋子,还有瑜伽垫和购物车。

我缺席这里发生的一切,我成了家里的外人,我感觉我不属于这里。

阅读关于 活得像个家里的外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