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以为然:
各种效率工具的目的无非是时间管理,而各种笔记软件的目的也无非是知识沉淀,做好这两项对于纯文本来说绰绰有余,而我们的人生也大概率就是做这两件事。OBTF(One big text file)在 2005 年的时候非常流行,在软件行业发展了十几年之后,越来越多人又回归到了这个概念。 来源:用纯文本作效率软件 -#10
深以为然:
各种效率工具的目的无非是时间管理,而各种笔记软件的目的也无非是知识沉淀,做好这两项对于纯文本来说绰绰有余,而我们的人生也大概率就是做这两件事。OBTF(One big text file)在 2005 年的时候非常流行,在软件行业发展了十几年之后,越来越多人又回归到了这个概念。 来源:用纯文本作效率软件 -#10
需要在不可预测的环境中具有大量机动性和灵活性的熟练工,比如管道工或电工。自动化这些工作需要科幻级别的机器人,类似于《星球大战》中的 C-3PO 。“这是机器人领域最困难的挑战。我认为这些工作要很长时间后才受到威胁。” 福特说。
今日打工顿悟:工作总量不会减少,只会转移。一件事情,总得有人做,你不做就得我做,我不做就得他做。组织内部,可以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是组织和组织间的协调合作,总得有人多做一点,事情才能推进下去。就看是谁求谁了。
总结一下这大半年学编程的感受和心得:东西很多,很不学不完,但一个需求我只需要一种方法满足,余下的我也不需要学。
打工人为什么永远难受?
因为老板看问题的角度和打工人不一样,老板拥有的信息也比打工人多,老板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但是老板很难把自己的需求全面完整得交代出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老板脑子里想的,和他嘴里说的,以及你听到脑子里去的,是三种信息。
所以常常造成你必须三番五次修正才能达成工作目标,同时三番五次沟通过程中的误解与辩解又会让人心累不已。
很多老板会想当然的觉得自己说清楚了,很多打工人也会想当然觉得自己听懂了。这不是哪一方的问题,这是人类的惰性,只不过科层制度和基于雇佣关系的劳动报酬制度放大了这种矛盾。
大公司的低效源于沟通成本过高,所以中层干部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拉群、开会、对齐、沟通,这不是大公司低效的原因,是低效的结果。
优秀的产品来源于优质的灵感,优质的灵感来源于充分的积累,充分的积累来源于将海量信息系统整合。所谓天赋、创意,背后拼的都是底层系统构建的能力
来源:优秀的产品来源于优质的灵感,优质的灵感来源于充分的积累,充分 - 即刻 App
yes indeed
对于环境对人的塑造有了新体会:不管是在北京的房间里还是在武汉的房间里,都没有办法做正经事。一旦进入这个空间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打开视频网站,然后开始无休无止的浪费时间。这周末把客厅/厨房收拾一下吧,搭建一个新空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