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方法论

Dkphhh Created@
阅读关于 2024-09-09 13:16: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人类的大脑只能并发,不能并行。

阅读关于 2024-08-28 09:15: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做题的时候看到答案想倒推过程是典型的,没什么用的,好学生思维。这个时候真正有用的应该是赶紧抄答案。

阅读关于 2024-08-27 21:56: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今天看李翔写的《重新理解“顺势而为”》,我也有了新的理解。这个“顺势而为”的“势”,不是社会趋势,而是人性的趋势,所以也可以理解为“顺性而为”。 我一直觉得,人终其一生最重要的课题是“认识你自己”。过去我和自己的身体处在对抗关系中,时常苦恼于自己为什么不能更努力,为什么沉湎于低级的娱乐。后来我逐渐摸清楚了身体的规律,心智的耐力是有限的,平时加班就不学习了,周末加班了就吃点碳水,熬个大夜,受委屈了就吃点甜食。身体是一个生物机器,我无法违背它,就只能顺应它运作的原理,调整激素分泌,缓解精神疲惫和情绪不振带来的影响。

阅读关于 2024-08-12 13:52: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每个工具都是方法论的实体化,所以用户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工具所内含的方法论。

阅读关于 2024-08-03 21:51: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现在突然对所谓的「永久保存」没什么执着了。

信息的永久保存在这个时代真的有意义吗?

如果我需要找某个信息,例如撰写 prd 的格式和方法,我不必纠结于要找到特定某一篇大家都说好的教程,我只需要在 Google 检索,找几篇看着像样的学习就可以了。

如果是要查找某一篇经典的网络文章,即便原链接已经失效,网上也会有人转载和存档。如果没有,说明不够经典。

阅读关于 2024-08-03 20:40: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张潇雨谈如何确定自己喜欢做的事

没事儿做点思想实验挺好的,刚才临时起意出了一个,可以玩一玩。 还有另外一组我觉得很经典的思想实验,之前在播客里也录过一期节目,是关于“如何判断自己喜不喜欢做一件事的”。描述如下:

  1. 如果此刻就把做这件事的附带结果都给你,你还愿意继续做它吗?比如你正在为了减肥 20 斤跑步,但如果现在立刻你就能比较健康地瘦 20 斤,你还愿意跑步吗?
  2. 如果有一件事你只能默默做,不能告诉任何人,你还愿意做它吗?这个应该很好理解。
  3. 假设你有两件喜欢的事,A 和 B。现在突然来了一个外星人说,它可以给你提供无限的资源,在你剩下的人生里慢慢帮助你把 A 做好,但前提是你这辈子再也不能做 B 了。你愿不愿意答应它?
  4. 最后,如果你注定十年后的今天会死掉,那么你还愿意做这件事吗? 人生未来好几十年,都可以时不时拿出这几个问题来问问自己。

来源:张潇雨谈如何确定自己喜欢做的事 没事儿做点思想实验挺好的- 即刻 App

阅读关于 2024-08-03 20:22: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如果你拿起最好的经济学教材,那是曼昆写的,他说人们作出决定的依据是机会成本——也就是说,真正重要的是否有其他选择。

20240726074011.webp

阅读关于 2024-07-26 07:40: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新型 PDCA : Plan Delay Cancel Apologize

阅读关于 2024-07-25 21:30: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定义一下广告(广义):一种没有论证过程,只有结论的文本。

阅读关于 2024-06-04 21:08:00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