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hack 一个高度成熟的东西,把它玩出花
蓝 💊:学习更加通用,可扩展性更强的技术
Reflex 太优雅了。刚刚跑通了 Reflex 数据库的使用,和 Pydantic、 SQLModel、FastAPI 的整合使得 Reflex 极大简化了繁琐的 CRUD 和数据验证,一旦理解了 State 的机制,整个过程非常 intuitive ,完全没有心智负担,代码量也很小,有点 Django 的感觉了。
编程对我来说真的是娱乐活动,看着玲琅满目的技术栈,我陷入了一种小时候选择玩具时的纠结,要是时间够,我真的想都学一遍。
我现在又陷入了技术栈的纠结之中,reflex 折腾了接近 1 个月,算是入门了,但是实现方式太不优雅了,编译出来的 .web 文件 600mb,app 运行速度很慢,依赖 WebSocket 进行状态更新实现交互的方式速度也很慢,还不能断网。现在开始口水 htmx + fastapi 的简洁高效了,但是这套方式写一个能看的 web app,还得学很多东西……
本人的第一个软件项目 Easy Finance 0.1 版本终于完成。边学 reflex 边做,从 9 月 15 日到 10 月 5 日,踩了好多坑。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dkphhh/easy-finance/tree/main
笔记的作用也类似
大脑的空间是有限的,毕竟一个人的神经元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你可以把推文视为指针、地址或助记符,其目的是帮助你记住那些更深层次的原则。
现在突然对所谓的「永久保存」没什么执着了。
信息的永久保存在这个时代真的有意义吗?
如果我需要找某个信息,例如撰写 prd 的格式和方法,我不必纠结于要找到特定某一篇大家都说好的教程,我只需要在 Google 检索,找几篇看着像样的学习就可以了。
如果是要查找某一篇经典的网络文章,即便原链接已经失效,网上也会有人转载和存档。如果没有,说明不够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