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说清自由职业者和一人公司创业者的区别:前者为别人的项目工作;后者为自己的项目工作
Tag: 评论
看 nothing phone 2a 发布,又动了买 Android 手机的心思。后来又想了一下,国内这帮流氓 App,外国手机根本压不住,还是 iPhone 省心……
在进入现代之后,节拍和钟表一样,完全摆脱了和人体和自然现象的对应,也更谈不上要致敬上帝的宇宙秩序或者天地之序,它们有了自己的绝对权威。所谓的严谨的时间感,与其说是为了和其她演奏者协调、为了忠于原作,不如说,是为了屈从于压倒性的现代性的秩序。这个秩序,有它自身的意志,它并不服务于人类。人类反过来服务于它,在生命中所有的方面遵循它,内化它,使生命成为秩序的一部分。原来那个自然的秩序,并不能从生命中剥离出去,这样就有了自然的生命和技术的生命的重叠,冲突也罢,游戏也罢,就在这重叠上发生了。那些拍子乱掉的演奏者,上班迟到的人,就沦为不合规格的生命。摇滚乐并不会去适应这样的生命(可能歌词里会赞美疯子)
时代的情绪、痛点、爽点、笑点只有身处其中正当年的人,才能手到擒来、水乳交融地输出,甚至不需要输入。而离开这个年代汤池的人,即便有大数据的帮助,但电影是作者性极强的产物,始终会暴露生搬硬凑的讨好与无力……但是很残酷的是,由奢入俭难,冯小刚再也无法把握老百姓,立场已然对立。同时,进入老年的他,常常站在时代的代际高墙前面壁困惑。
Yes indeed
来源:走进树林的冯小刚
对信息流剥削多巴胺有了新体会:每次在做完某件事情之后,我都会自己刷一下 b 站或 YouTube,因为我的潜意识已经把这个动作当作了奖励。我现在终于理解了这件事情的恐怖之处,如果这种奖励取之不尽,那人类就会永远重复下拉刷新这个操作,一如实验室里的小白鼠。
高强度(被迫)在车上听了两天国内音乐的感受:和上个世代的摇滚乐(崔健、窦唯等)相比,这个世代的摇滚乐,在歌词层面属于小学生作文水平,全部是大白话和词藻堆砌,给我一种「我怕你听不懂,但是我又想让你觉得我很牛逼」的感觉
我买相机的初衷是买一台轻便小巧,照片和视频兼顾的机器,现在我手上这台富士 xt 5 和这两点初衷,基本没有关系。但我并不后悔,因为富士相机,确实好玩,让人有拍照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