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编程

Dkphhh Created@

今天粗浅地学习和应用了任务队列和 Server-Sent Events,GitHub Copilot 说我写的程序有严重的时序竞争 bug ,但是我测试了十几遍都跑的没问题,我赢了 ✌️

(可能确实有 bug ,但是我的标准是能跑就行)

阅读关于 2025-05-05 23:37:02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GitHub Copilot 堪称本年度到目前为止最值消费,一年 $100 相当于给自己雇了个编程老师+服务器运维,哪里不会问哪里,答案基本八九不离十,偶尔还能给我提供情绪价值,夸夸我 👍。

阅读关于 2025-05-03 16:36:4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Murmurs3 第一个可用的版本完工 👍,版本号就是 0.0.3 好了

20250427232255q2av.webp

阅读关于 2025-04-27 23:22:53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今天的编程感受是:

  1. 产品构建的从 0 到 0.1 可以靠大脑里模棱两可的概念,但是从 0.1 到 1 需要一个明确的产品规划与设计。
  2. 前端开发很容易让人沉浸到细枝末节的微调中,忘记真正重要的事情。
阅读关于 2025-04-22 22:57:5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差不多花了一周的时间,终于算入门 drizzle 的使用了。基本上每学习一个 JS/TS 生态的库,都会经历一个从「为什么会存在这种东西?」、「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到「这个设计哲学有点意思」、「用顺手以后好像也没有那么麻烦」的过程。

现在回味一下,Drizzle 的设计哲学其实恰恰最贴近我理想中的「简单」—— 只是在原始的 SQL 上浅浅封装了一层,没有像其他 orm 一样,「贴心」地把常用功能都封装在一个又一个函数里供用户直接调用,一个简单的 CRUD 都要用户考虑各种情况,写好多行。我一开始觉得难用,恰恰是因为它太原始了,加上我对 SQL 语言不熟悉,心理上有点抵触。

所以我现在对所谓的「简单」哲学也祛魅了。

「简单」不一定意味着「容易」和「好用」,「简单」只是「简单」。

simple is just simple,not easy.

阅读关于 2025-03-30 22:49:06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为什么 JS 的 ORM 都能比 Python 复杂这么多……

阅读关于 2025-03-25 09:37:2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svelte 的心智负担确实低 👍,但是 js/ts 用起来心智负担可一点也不低。前端生态发展这么多年,确实是工程化了,也复杂化了,就是没有办法简化,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阅读关于 2025-03-19 15:27:09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便利贴的哲学

我一直很迷恋那种小巧、简单但是用途广泛的东西,比如诞生之初的智能手机,还有瑞士军刀和便利贴。这或许也是奥卡姆剃刀原理在我恋物癖上的延伸。

15 年前的智能手机简直就是我梦想的造物,没有什么比一台能装进口袋的电脑更吸引人了。我喜欢挖掘这些小东西的上限。我尝试过在 4 英寸的屏幕上用 markdown 写东西,当然我失败了,因为小屏幕和虚拟键盘对于持续时间 5 分钟以上的写作就是折磨。我也尝试过用手机制作 4K log 视频,也失败了,无论是拍还是剪都很麻烦。不过,我还是一厢情愿的觉得,这些失败不是它们的上限,而是我的上限。

我也喜欢小巧的影像设备,影像是信息量最为丰富的媒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古井无波的生活过得太久了,我最近很迷恋那种情绪饱满的影像——大哭大笑的人、淹没在金色阳光里的背影、海风机车长头发与修长的手臂,还有浓烈蓝调时刻里的烟火。很俗气,很喜欢,我每天晚上都会看。能随时随地记录这些影像的设备,一定是能随时随地掏出来的口袋相机。一直以来,我的 dream camera 都是索尼黑卡,可惜这个系列已经不再更新。很多人会说手机是记录生活最终的归宿,但手机有一个致命缺陷——没有光学变焦,这让它的记录半径仅仅局限在你肉眼范围的五米内,无法成为替你观察世界的眼睛。

这种癖好一直延伸到我的编程习惯。我最初学习的第一个开发框架是 Django,这是一个大而全的企业级框架,集成了很多开箱即用的方案,包括后台管理、用户验证、对各类数据库的支持,因此它得以支撑着很多亿级用户量的互联网产品,也因此你很难真正的掌握它。为了做到应付各种刁钻的场景和需求,它不得不复杂,复杂就意味着难以理解。

所以我后来又学了 fastapi,它的核心机制一目了然。要做到同样的事情,fastapi 或许要写更多代码,但你知道你面对的不是一个黑箱,会更加自信。我在编码的过程中甚至想自己基于它来实现某些功能(当然事实证明是我想太多了,作者本人早就准备了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我喜欢简单的东西,简单好上手意味着你可以基于已经掌握的机制,自己去探索各种用途和可能性。

简单的作用机制就是一个撬动世界的支点,就像便利贴,你贴在冰箱上就是生活提醒,贴在灶台前就是菜谱,贴在笔记本上就是笔记注解,贴在书里既能是书签又能写批注。简单,易于理解,多用途,这些形容词从来不会孤立存在,一个简单的东西往往就是易于理解且多用途的。

这样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例如 Markdown。Markdown 能做笔记、能排版、还能当作 Todo List 和项目管理工具,但它本质上只是一套文本标记语言罢了,恰恰是因为足够简单,它才能和其他东西搭配在一起,形成如此完善的应用生态。

当然,凡此种种多少都无力招架所谓企业需求,工业化标准,就像瑞士军刀挖不了战壕,但也要知道普通人的生活根本不需要挖战壕。

阅读关于 2025-03-09 12:42:37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伦敦生活

我没有去伦敦生活,我要讲的是英剧《伦敦生活》

坦率地讲,我很久没看过电视剧了,我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剧迷。这次看这么一部不算热门的剧,是被 B 站上的一条《伦敦生活》混剪视频打动了。 视频借着剪辑拼接的一条条台词探讨什么是爱。

什么是爱?剪辑的作者说爱是被看见。因为“每个人细究起来都蛮有意思,只是人很少有被人仔细看见的机会,以至于被仔细看见这件事,有点近似于爱”。这和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一样。虽然我一直自嘲自己是一个“偶尔很平庸,一直很无聊的人”,但我也希望自己的小小闪光点有一天能被看见。

我一直很想谈恋爱。我已经快 30 岁了。除了大学谈过一次恋爱,在过去将近 8 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单身。所以我真的很想谈恋爱,我希望在荷尔蒙衰退之前能再尽情体验一次恋爱的感觉,体验那种忘乎所以的冲动。

但我是一个无聊的人,这几年我的生活忙碌又乏味。我每天七点半起床,上班,工作,一直到晚上 8、9 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活里为数不多的调剂偶尔是几次不算成功的约会,和编程。

对,我喜欢编程。我学编程不是为了工作,也不是为了当程序员拿高薪,暂时也没有达到高超的编程水平。我学编程单纯就是因为喜欢,喜欢亲手创造的感觉,享受“一个工匠的骄傲和喜悦”。

虽然还不算中年,但我确实察觉到了一丝丝中年危机的味道。或者说,这是我的青年危机。家庭不睦职场不顺的中年人,最后的堡垒是钓鱼。我是编程。

阅读关于 伦敦生活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JavaScript 真是一坨巨大的 💩 山 ……

阅读关于 2025-02-10 20:38:41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