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两集关于命令行的课以后,产生了学 vim 的冲动。我果然不喜欢学习,只喜欢折腾工具。
Tag: 编程
一个感受:就大多数人的工作内容而言,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这种技能太高端了,根本用不上。就算偶尔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工作,其基础程度也完全可以靠动手动脑 + 基础的 excel 函数完成,用不上高端的 excel 函数嵌套和 vba,更用不着写 Python 脚本。所以,就这辈子遇到这种需求的频率而言,根本没有必要花时间去学习这些知识。而且,学了不用也会忘记,纯纯就是浪费时间。
VSCode 怎么这么 NB 啊,用 Electron 写,内存消耗居然不到 200M,这是什么极致的性能优化能力!
开始学 Python 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天时间过得好快。昨天折腾了一晚上终端模拟器,感觉自带的 terminal 已经足够了。
学习了一下 Azure OpenAI API 的文档,直接用 Shortcuts 搭了一个 AI 打标签的指令。感受到了学习就是一个积少成多 + 触类旁通的过程。这 3 个小时下来,不光入门了 Azure OpenAI API 的调取(还有很多功能没看懂,但是已经能用了),还学会了 Shortcuts 的词典和列表两个组件(顺便加深了对 json 的印象)。
刚刚部署了微软的 Azure OpenAI Service,然后通过 CloudFlare 转换映射 Azure OpenAI API,成功在 OpenCat 这样的第三方 GPT 客户端调用 Azure OpenAI Service。也就是说,我已经可以永久付费使用 GPT3.5 了!然后顺便申请了 GPT-4 模型的试用资格~
拜 ChatGPT 为师
找到正确使用方式后,ChatGPT 真的潜力无限。


虽然 Github 这个 AppleScript 无法使用(因为 GitHub 的 Mac 应用没有 Commit to main 这个命令),但确实让学会了一点点 AppleScript 的写法。
终端命令这个就更好用了,比 Shortcuts 快多了。今天,我要复制文件夹里的所有文件名,如果用 Shortcuts 搭积木的方式搭一个脚本出来,不光麻烦,还容易出错。终端命令就是一行代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