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科技

Dkphhh Created@

科技进步导致的失业有两种形式:

  1. 机器在某一领域完全优于人工。例如长途货运,路线往往比较固定,基于自动驾驶技术,机器可以 24 小时不停息的在高速公路上奔驰。成本低,效率高。
  2. 技术在某一领域完全颠覆了过往路径,更好地实现了人类需求。经典案例是汽车取代马车——人类需要的不是更快的马,而是更快到达目的地。
阅读关于 2023-08-07 08:27: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任何基于大规模用户行为的大数据算法,都会加剧社会上已有的歧视。因为社会主流人群的,天然就存在歧视行为,算法只会巩固和重复已有的歧视行为。

我有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例:我曾经在豆瓣的时间线上刷到过一个男性全裸,露出生殖器的照片。豆瓣肯定是有图片审查算法的,但很显然,投喂给它的大多是女性的裸照,导致它在识别男性生殖器时出现了疏漏。 中立帮助的是压迫者,而不是受害者。

阅读关于 2023-08-07 08:06: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感谢当下,我们还享有违法的自由

收获的新知识:

  1. 法律实际上并没有禁止任何事物,它只是要求官员应对某些行为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2. 在古代,违法犯罪非常普遍,但执法手段跟不上,很多罪犯逍遥法外。统治者只能通过公开性的骇人的惩罚让民众畏惧而遵守法律。
  3. 法国哲学家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描述:“对法令大规模、普遍性的不遵守,意味着在几十年、甚至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法令可能在从未执行过的情况下发布并持续更新。”
  4. 在现代国家,有了专业的警察和各种纪律部队,罪犯伏法率稳步提升。惩罚的“必然性”取代了惩罚的“强度”,成为民众遵纪守法的新理由。
  5. 未来,国家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做到光速执法。物联网测速仪+个人数字钱包,测速仪检测到你超速,直接从电子钱包扣钱罚款。
  6. 更进一步的版本,直接在车辆里内置限速软件,结合高精度 GPS,行驶到某个路段,自动限制到相应的最高时速,从根源上杜绝超速可能。
  7. 这是法制史的一个重大转折。人类从因畏惧处罚选择遵纪守法 ➡️ 除了遵纪守法外别无选择。
  8. 感谢当下,我们还享有违法的自由。
阅读关于 感谢当下,我们还享有违法的自由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手写电报机

telautograph

「手写电报机」(telautograph)是现代电报的古典雏形,也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发明。

  1. 它有一个发送端和一个接收端,发送端的笔捆了根线。笔在书写的时候,会带动线运动,产生电流。接收端也有一根笔和控制笔的线,在接收到电流以后就能复现发送端笔的运动轨迹,实现「自动书写」(autograph)。
  2. 它的技术原理和电话差不多,如果仅仅是为了通信交流,包括电话在内,同期可以取代他的技术太多了。但这丝毫不妨碍「手写电报机」散发出来的想象力,一支能自己动的笔,怎么看都像是魔法!
  3. 它的单词构成也非常贴切,tele+auto+graph,连在一起就是远距离自动书写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远程亲笔签名」。
阅读关于 手写电报机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信息审查和过滤是最有效的统治工具

审查

  1. 审查让社会变透明。审查下的社会就是一个环形监狱,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会被看见。
  2. 当你知道你被注视着,有些事情你就不会做。你不会违法犯罪、不会说别人坏话、不会上班摸鱼,同时也不会做爱和手淫。
  3. 审查没有限制任何人的自由,但是知道自己被审查的人,会主动限制自己的自由。

过滤

  1. 过滤是一种感知控制手段,决定了你能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
  2. 人是其过去经验的总和。当过滤决定了你能经验什么,不能经验什么,他就可以影响你的思维观念、行事作风。
  3. 当一个社会上流动的信息被过滤,那么这个社会对是非曲直的思考与判断都会被施加过滤的组织机构影响,甚至决定。

感悟

  1. 理解了为什么传播学来源于政治学。
  2. 深刻理解了「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中「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内涵。
  3. 早期的互联网在打破审查与过滤。但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审查的工具。在算法的作用下互联网,过滤进行的更加隐蔽和精确。
阅读关于 信息审查和过滤是最有效的统治工具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是不是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后就会想用台式机了?如果有朝一日我真的有了自己的房子,我会买什么呢?搞个 Windows 台式机,再加个 Mac mini,再买个 HomePod。暂时只有这些了。

阅读关于 2023-07-25 21:26: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自动演奏钢琴 在人类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欣赏音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 1870 年代(清朝光绪年间)之前,音乐是无法被工业化复制生产的,人们要欣赏音乐只能去演出现场。直到了 19 世纪末,自动演奏钢琴在欧洲起源。这种通过钢琴纸卷上的孔来引导钢琴自动演奏的技术,使钢琴乐曲可以被方便地复制生产出来。 这是两张来自科幻电视剧《西部世界》片头的截图,所展示的就是打孔的纸卷引导琴键被按下,从而实现钢琴的自动演奏。 自动演奏钢琴在 1920 年代的欧洲广为流行,但是它只能用来欣赏钢琴乐曲。本质上来讲,钢琴纸卷记录的是乐谱(一种能够被钢琴识别的乐谱),并不是被演奏出来的音乐。 来源:模拟时代的黑胶与磁带

eee81652d1a5292629d18d81c324c8ac.png

阅读关于 2023-07-24 08:26: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手写电报机」(telautograph)是现代电报的古典雏形,也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发明。

  1. 它有一个发送端和一个接收端,发送端的笔捆了根线。笔在书写的时候,会带动线运动,产生电流。接收端也有一根笔和控制笔的线,在接收到电流以后就能复现发送端笔的运动轨迹,实现「自动书写」(autograph)。
  2. 它的技术原理和电话差不多,如果仅仅是为了通信交流,包括电话在内,同期可以取代他的技术太多了。但这丝毫不妨碍「手写电报机」散发出来的想象力,一支能自己动的笔,怎么看都像是魔法!
  3. 它的单词构成也非常贴切,tele+auto+graph,连在一起就是远距离自动书写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远程亲笔签名」。

[2025-08-27_13-25-00](译文[2023-08-12-21-31|诚如所思|文摘#34]) 里提到的「手写电报机」发明于 1888 年,发明者是 Elisha Gray,他也是电话的共同发明者之一。这个发明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但它的概念和技术为后来的传真机和数字手写板奠定了基础。

阅读关于 2023-07-21 00:54: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就我这种喜欢随时随地沉浸式上网的人,还是适合用轻便的电脑,能装进帆布袋里的那种。

阅读关于 2023-07-20 21:39: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用 OpenCat 搭配 Shortcuts 实现了一个自动给笔记打标签的功能。对于知识管理来说,记录是开始,整理是过程,检索使用是最终目的。为了便于检索,人类创造了很多 metadata,什么时间戳、标签、文件夹,层层嵌套用于归类整理,而填写 metadata 的压力甚至被部分前置到输入端,给用户增加了许多负担,实在是本末倒置。人类发明计算机目的之一是信息检索。在 1945 年,科学家们就已经因为信息太多,不便检索感到苦恼。在当时,一个理想的信息检索机,应该拥有相当于一座图书馆的知识,在你输入问题后,能输出书籍资料的相关段落,并告知你每一条的出处。这一理想的最佳实现形式就是 AI。AI 就是视力可及范围内的知识管理的最终解决方案。

阅读关于 2023-06-29 23:41:00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