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或许是当代人生活的基本特征,因为它标志着自我因如何得到满足而困惑的状态。

自相矛盾的是,无聊其实也是我们行动的动力或催化剂。无聊可能会刺激我们去重新装修房子、培养一个新的爱好或找一份新的工作。这种感觉随即会激发人们去寻求挑战,而这就是矛盾的关键所在——许多人认为,无聊会让人变得无精打采,但实际上,它却会带来满满的活力,激励人们去寻求‘改变和丰富性’

无聊是政治性的,因为它说明了与我们同在的空虚和非自主性的本质。阿多诺说:“如果人们能够主宰自我和生活,并且没有陷入一成不变的境地,无聊就不是一种必然状态。无聊是对客观乏味的反映。正因如此,其处境类似于政治冷漠。”(45)

因此,这种“更深度的”无聊形式,尽管其本身可能起不到什么作用,有一部分原因是当下并没有什么让我们感到特别无聊的东西,但是它会无情地逼迫我们直面悄然流逝的时间。用海德格尔的话说,“以一种随意的方式”漫谈生活,最终必然迫使我们明确一点:无聊源于此在的时间性。如果第一种形式的无聊看似来自外界,那么第二种形式显然是来自此在的内在召唤。

这种伪造的欲望往往无法真正满足欲望和行为有意义的背景要求,因此也无法带来心灵和谐的快乐。相反,正如经验所示,无聊的躁动只会通过其他方式继续;我们在各种欲望中辗转,却无法满足于其中任何一个,总是欲求不满。无聊不是那么容易被打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