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互联网

Dkphhh Created@

尽管广告和产品发布的叙事都强调功能和效率,仿佛新款手机能与新款玛莎拉蒂、新款劳力士相提并论一样,但事实上,将手机与其他高端产品类比本身就是错误的。一件实物奢侈品只能为一个产品做宣传:它自己。(更准确地说,它是在为你做广告,告诉别人你能买得起那种好东西。)一个界面驱动的商品会假意不追求奢侈品的地位,因此其奖励和吸引力似乎都大众化了,但其隐藏的动力可能是无限的:平台所能显示的所有广告;以及更重要的,平台可以提供给第三方的所有客户数据。

20240711080646.webp

阅读关于 2024-07-11 08:06: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因此,我们要同样认识到所有人都有信念上瘾的特质,不要再幻想公共言论自由会在没有监管和其他形式的话语限制的情况下向理性倾斜。在某些情况下,言论限制和严格的互动规则可能是正确的选择

20240709074927.webp

阅读关于 2024-07-09 07:49: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这个场景的本质就是用户通过这种焦躁不安的特定“选择”机制体验自我的狭隘方式。这种机制和用户与其进行的互动就是我所说的界面。 这一段说的是,Dating App 的左/右滑动拒绝/接受机制。

20240703081421.webp

阅读关于 2024-07-03 08:14: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是的,我已经不介意二维码了。

阅读关于 2024-06-27 23:14: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效率的逻辑

信息聚合工具(例如 RSS 和今日头条)本质上和流媒体平台,以及 kindle,是一类东西。他们就像一个水龙头,你一打开它,水(各种内容)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这些东西都是为效率而生的,效率这个词里有一套价值判断的规则,简言之即保留重要的东西,去掉细枝末节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重要的呢?流媒体平台在做这个判断的时候回答,声音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们在交互设计中,一切为听服务,弱化了专辑封面和其他metadata,至于什么专辑附赠的海报,小卡片,统统没有了。在这套逻辑里面,上述这些非音乐的内容是可以被去掉的。

Kindle 做的事情类似,保留了文本,弱化了封面和内页的插图。我相信很多人用 Kindle 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看过书籍的封面,因为 Kindle 打开新书会默认跳过封面目录,直接让你把目光聚焦到正文。而且,在 kindle 低分辨率的黑白屏幕上,插图的存在也显得格外鸡肋。

曾经,一张专辑或者一本书的装帧设计——这些实体,承载着我们对这个作品的“第一感受”,但在数字时代,他们要么被抹平成大小相同的像素点,要么消失在 0 和 1 的世界里。内容打破了实体的局限成为了流动的液体,你拧开水龙头,它就会流出来,装满各种容器——你眼前的屏幕。

这其实有点像我们时常讨论的「干货」,追求「干货」的人所追求的就是干巴巴的信息本身,修辞、设计、美学等所有感性的东西对于他们而言是多余的。

被媒介技术抽取出来的不仅仅只有内容,还有各种实体和服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现在吃午饭的时候,不再是到写字楼底下亲自去看哪家店人多,哪家店装修好,而是打开美团外卖,看谁销量高或者评分高。我们生活的交互方式从人与实体的交互变成了人与虚拟世界的交互。

互联网贴切地诠释了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谶言——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在这里,我无意于批判效率的不浪漫,或是怀念旧日时光的美好。我相信技术会带来更好的未来。毕竟,每一次媒介技术的进步都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通畅,在报纸诞生以前,公共言论的发表只能依靠演讲,报纸剥夺了演讲者慷慨激昂的情绪和听众在现场的沉浸式体验,但是它让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了。就像从前不能随时随地喝上水的人,能搭上人类技术进步的便车方便地喝上纯净水一样。信息,也是现代人赖以生存的资源,获取信息这个动作就应该和拧开水龙头一样自然且低成本。

我只是会怀疑,这种唯结果论的思维方式会把我们引入歧途,丢掉生活的意义。就像吃饭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一样,我们买书有时候也不是为了「干巴巴」的干货。康德说「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那么效率应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罗振宇以前常把「信息焦虑」这个词挂在嘴边上,但这个词放在当代就是个伪命题。一个生活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的人不会缺水,一个生活在互联网世界的人同样不应该焦虑自己缺乏信息。如果他觉得自己信息匮乏,可能是它水龙头拧得太开了。

阅读关于 效率的逻辑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在低头看手机的时代,致敬那些抬头看星星的人。

阅读关于 2024-05-24 12:57: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This is a message from Murmurs’ API

20240504005849.webp

阅读关于 2024-05-04 00:58: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飞书的多维表格好用是好用,但感觉产品团队走进了一个思维误区,为了干掉类 excel 的传统表格,发明了一套新方法论,但是新方法的灵活性完全不及老办法,而且有很多局限。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易用性了,靠(看起来)更少的按钮降低了用户的上手难度,有助于用户自发探索使用方法。

阅读关于 2024-04-03 20:11: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我今天终于把一直萦绕在脑海里的想法捋明白了。

为什么我在这里工作不开心?因为没有正反馈。为什么抖音和小红书能推动这么多人当自媒体,因为你发出去的内容确实能收获点赞和评论,有持续不断地正反馈。

这种正反馈是很上头的,他能让你心甘情愿给平台打工,驱使你去打磨的内容,研究受众,揣摩算法。 所以算法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他在内容消费层面上,做到了最高效的供需匹配,张一鸣值得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

为什么我在工作中没有获得正反馈?因为我就是一个提线木偶,我做了很多事,但没有一件事是我主动愿意去做的,操控我在舞台上表演的另有其人,所有的增长、数字、赞誉都与他有关,与我无关,我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如果得不到正反馈,这就不是正确的事。

阅读关于 2024-03-26 23:39:00 的文章
Dkphhh Created@

微信什么时候能让我放下这祖传的聊天记录……

阅读关于 2024-03-07 21:37:00 的文章